香港教育局計劃增加教資會資助院校的非本地生學額,由每年學額約3000個增至6000個,意味大學取錄的非本地生人數亦會大幅增加,當中內地學生恐怕佔近7成。
香港政府近年從不同層面「搶人才」,非本地大學生都成為對象。港媒報道指,教育局計劃增加教資會資助院校的非本地生學額,由每年學額約3000個增至6000個,意味大學取錄的非本地生人數亦會大幅增加, 當中內地學生恐怕佔近7成。學者認為,港府想藉此「換血」「溝淡」香港人,但內地生大多只視香港為去外國的「跳板」,香港亦難以留住這批「人才」。
港媒《南華早報》、《星島日報》等報道,教資會擬將8間資助大學取錄非本地學士生限額,由20%放寬至40%。以每年1.5萬個資助學士計算,每年可取錄非本地生,將由3000人增至6000人,2024/25學年起推行;又稱安排亦適用於研究生課程。現時研究院資助修課課程設非本地生收生限制,但研究課程不限。
報道指,教資會曾向8大院校諮詢意見,計劃已提交教育局,料在10月公布的《施政報告》敲定,以配合當局「搶人才」等政策;又強調增加學額不會影響香港本地學生的資助名額,因為非本地學生將全額支付學費。
資料顯示,現時資助院校向非本地本科生收取的學費每年約為14萬至18萬元,而本地學生的學費則為每年4.2萬元。香港8間資助大學現時可以取錄非本地生,自費入讀學士課程,總數不應超出核准公帑資助學士學額總數的20%。
對於增加教資會資助院校的非本地生學額,教育局回覆本台查詢指,特區政府致力透過一系列措施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教育樞紐,包括錄取非本地學生入讀專上院校。當局不時檢視相關數據,並按需要考慮採取適當措施,以進一步推展有關政策。另外,教資會周三回覆《明報》查詢稱,會方正檢視增加非本地學士生,「暫時仍研究中,沒特定時間表」,待相關計劃成熟才公布。
香港8大資助課程非本地生共佔逾2萬人 內地生佔近75%
據港府統計處資料顯示,在2022/23年度,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就學人數(學士學位及研究所課程)近2.2萬人,當中75%來自中國;近22%來自亞洲其他地區;來自其他地區不足4%。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中,約6成半為內地學生。而根據2021/22學年資料,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有逾1.3萬人,當中6成半,即約8450人為內地學生。
另據香港教育局去年6月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,在2021/2022學年,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約有1.3萬人,是教資會資助學額的約18%。有港媒報道,若資助學額不變,日後非本地生學額上限上調至40%後,預料非本地生上升至近3萬人。
學者:內地生恐視港為「跳板」 「留人才」有困難
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周四(6日)對本台指,有關「搶人才」措施短視,相關資助額亦是香港納稅人的錢,質疑成本效益低。他又稱,來港的非本地生主要是大陸學生,認為港府搶大陸人才相對容易,因為香港制度上比較優勝,但不少大陸學生只視香港為「跳板」,變相難以留住這批「人才」。
杜耀明說:香港與外界的接觸,無論如何比大陸好,所以如果下一步他們(大陸生)要出國的話,花3、4年留在香港都是有好處,所以他們都是願意,他們在香港居留的話,一部分留在香港,但另一部分走去其他地方,這是否成功要視乎香港與大陸的差距,如果與大陸的差距一直拉近,就會減低他們的興趣留在香港。
杜耀明指出,增加「非本地學生」的確能夠提升香港院校的「國際排名」,不過有關做法是「自欺欺人」,因為實際上只是多了「大陸生」,而非「國際生」。
學者:難以培育內地生 填補香港人才空缺
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前助理教授黃偉國同日向本台稱,香港人才外流問題嚴重,有實際需要在短時間內培訓人才,因此從高教界著手;另一方面港府請「外國人才」只是一個「偽命題」,主要目標都是內地人,以為香港「換血」、「溝淡香港人」。他不排除港府希望培育內地生,填補香港「移民潮」下流失的人手,包括中高管理層人士,但他認為實際上難以做到。
黃偉國說:特區政府完全沒有想過,移民潮來得這麼兇狠,中層人士這2、3年,一走就走得很多,未必真的能夠透過輸入人才來做到,因為他(外來人才)沒有香港的經驗,沒有香港工作環境的組織、文化、各方面的步伐。你要培訓一個香港人的人才,他肯與你超時工作、懂得廣東話、知道香港人工作或機構文化如何,你(港府)不能透過輸入人才來解決。
黃偉國表示,如果內地生畢業後在香港賺不到錢,看到香港的國際化減弱、對外聯繫消失的話,都不會留在香港。